一、简介
补骨脂学名psoralea conlifolia又称胡韭子、破故纸、黑破子,为豆科植物,以种子人药。味辛苦,性大温。具有补肾助阳、暖脾止泻的作用。常见病害有:
1.根腐病
根腐病学名fusarium solani。
[症状]发病部位为根 茎部。发病初期根茎出现红褐色病斑,边缘不明显,后变为暗褐色凹陷或开裂,并向下扩展。根毛变灰褐色腐朽脱落,主根变黑褐色腐烂。叶片由下向上变黄枯萎,不脱落,植株渐菱蔫枯死。潮湿时茎基长出粉红色霉状物。
[发病环境及条件]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 土壤中越冬,为土壤习居菌。在高温,多雨,田间湿度大,低洼,排水不良,雨后积水,肥力不足,重茬,土壤黏重,地下虫危害严重田易发病。尤以灌后暴雨发生最烈。
[简明防治方法](1)忌连茬,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。:(2)雨后及时中耕松土放墒,降低土壤湿度。
(3) 发现病株立即拔除,用生石灰处理病穴。或用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,绿亨1号可湿性粉剂,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70%敌克松可溶性粉剂500倍液,70%土菌消可湿性粉剂300倍液,均加入75 ~ 100g黄腐酸混匀,灌注病穴及周围植株根茎;也可叶面喷洒,7~10天喷1次,连喷2次。试用50%根病根治可湿性粉剂,50%根病灵可湿性粉剂及根福安中草药粉600~800倍液根灌或喷淋。
2.灰霉病
灰霉病又称花腐病,学名botrytis cinerea。
[症状]发病部位为叶片、 茎、花序等。叶上病班近圆形不规则形水渍状,常发生于叶尖叶缘,紫褐至灰褐色,有同心努纹,湿度大时叶背长有灰霉层。茎上班长条形水渍状,凹陷软腐。幼茎受害突然菱蔫倒伏;花序受害变黑褐枯萎、花变褐腐烂,上覆盖灰霉层,后其茎内部产生黑色小颗粒。
[发病环境及条件]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。翌年产生分生孢子,借风雨传播。在气温15c上下,植株遭受冻害,遇连阴雨,多雾重露,植株郁闭,田间潮湿及偏施氦肥。土壤黏重,田内积水,排水不良田易发病。
[简明防治方法](1)秋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并烧毁。
(2)播前种子用55c温水浸种10~ 15分钟,或用种子量0.3%的40%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拌种。
(3) 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植。
(4)实行轮作倒茬。
(5) 配方施肥,增施有机肥及磷、钾肥。
(6) 发病初期用1: 1:200波尔多液或40%福美铁可湿性粉剂,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,50%苯来特可湿性粉剂,50%灭菌丹可湿性粉剂,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,50%扑海因可湿性粉剂,50%农利灵可湿性粉剂,48%灭病威乳剂500~ 600倍液,20%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,50%灰核净可湿性粉剂,50%灰变绿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,7天喷1次,连喷3次。
3. 菌核病
菌核病学名sclerotinia sclerotiorum。
[症状]发病部位为茎基部。茎基初期见梭形浅褐色水渍状病斑,略凹陷,后变苍白色,两端有褐色轮纹,潮湿时软腐,表面生白霉层,后出现鼠粪状黑色菌核。茎皮损坏,维管束外路呈麻丝状,髓部中空易倒,植株枯黄。
[发病环境及条件]以菌核在 土壤中病残体上越冬。翌年在条件适宜时产生子囊孢子,借风雨、气流传播,也以菌丝直接向四周蔓延。气温在20c,阴雨连绵,相对湿度在80%以上,偏施氮肥,地势低洼,排水不良,植株密度大,通风不良田均易发病。
[简明防治方法](1)与禾本科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,最好与水稻轮作。
(2) 科学施肥,增施有机肥及磷、钾肥,生长期追施草木灰,增加茎秆抗病能力。
(3)合理密植,保证植株间通风透光。
(4)发现病株及时铲除,用45%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1%药土消毒,并撒施周围株茎基部。
(5) 播前用种子量0.3% ~0.5%的50%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拌种。也可用50%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kg,掺细土20~25kg,混匀撒地表耙耱混土。
(6)发病初期用50%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%扑海因可湿性粉剂,40%菌核净可湿性粉剂,50%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,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~600倍液,70%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喷洒植株中下部及地面,7天喷1次,连喷2次以上。也可试用35%菌核光可湿性粉剂,40%菌核立克可湿性粉剂,50%霉唑定可湿性粉剂700~800倍液喷淋或灌根。
4.轮纹病
轮纹病学名ascochyta psoraleae。
[症状]发病部位为叶片。发病初期叶片 上产生褐色小斑点,扩大后呈圆形、近圆形,周缘褐色或暗褐色,中央灰褐色,并有显著的同心轮纹,后期轮纹上散生黑色小点。病斑较薄,易破裂而穿孔。叶柄受害,可引起早期落叶。茎病斑多发生在分枝处,近梭形,初期为灰褐色,扩大干燥后为灰白色,边缘不明显,病部密生很多小黑点。
[发病环境及条件]以菌丝 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残体上越冬,种子亦可带菌。理年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。植株生长转制,损伤,重茬,密度大,通风不良,偏施复肥,当遇到23-252的气温,连阴雨,湿度大的天气,易发病。
[简明防治方法](1)实行轮作倒茬。
(2)秋后清除病残体并烧毁,深翻压残,减少侵染源。
(3)精心管理,合理密植,保持植株间通风透光,配方施肥,增施磷、钾肥及有机肥,提高植株抗逆能力。
(4)播前种子用40%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.3%拌种。
(5) 发病初期用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,50%灭菌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,7天喷1次,连喷2~3次。
5.白粉病
白粉病学名erysiphe pisi。
[症状]发病部位为叶片。发病初期叶片正反两面均出现白色小粉霉状,初期为圆形絮状,扩大融合后几乎占据整个叶片,絮状变成较厚的毡状白色霉层。因光合作用受阻,叶片向上反卷。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粒。
[发病环境及条件]以闭囊壳和休眠的菌丝在病株残体上越冬。为初侵染源,病株上产生分生孢子,借风雨、气流传播。当气温在18 ~239c,相对湿度50% ~ 70%,多雨日,水量小,多雾重露,偏施氮肥,春多风、夏炎热、冬温暖、秋潮湿,少日照易发病。
[简明防治方法](1)秋后清除病残体并烧毁,地表喷洒1遍3~5波美度石硫合剂和40%多.硫胶悬剂400 ~ 500倍液消灭越冬源。
(2)科学施肥,增施有机肥及磷、钾肥,尤其是钾肥及草木灰。
(3) 发病初期用1: 1:200波尔多液或0.3波美度石硫合剂,40%硫胶悬剂400倍液,50%粉锈清可湿性粉剂,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40%福美砷可湿性粉剂300 ~400倍液,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20%粉锈宁可湿性粉剂,25%丙环唑乳油,30%富特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,12. 5%速得利乳剂,6%乐比耕乳剂2 000倍液喷洒。7 ~10天喷1次,连喷2次。